-
常见疾病 腿冷在肝,腰冷在肾,肚子凉在脾,一个方子,让你肝好、肾强、暖脾好
发布日期:2025-04-07 05:28 点击次数:106365建站畏寒腿发凉,这在中医中被认为是与脾虚证,由于脾主管四肢,气血运行,一说到气血,中医首先想到的就是脾。气血不足,身体能量弱,身体产生的热量少,不足以温暖周身,就会怕冷。本期,宏韵中医邀请了广州公立三甲医院的内科副主任医师林凯玲,教大家如何拔除怕冷体质,温暖全身!
图片
中医认为,腰凉在肾,腿寒在肝,肚子凉在脾胃,这三个部位的寒凉,分别反映了肾、肝、脾胃的虚寒症状。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精准排寒,温暖四肢
图片
图片
那么,如何通过中医药来温暖这3个部位呢?下面,就来介绍3个药方,分别针对肾、肝、脾胃的虚寒,帮助您温暖全身。很多人以为腿脚冰凉是天气变冷的原因,其实还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,跟大家讲一下常见的三种问题,并教你一招告别腿凉,温暖四肢。一、脾阳虚中医认为脾主四肢,脾阳不足,温煦四肢的功能就会减退,就会出现腿脚冰凉,暖也暖不热的情况。这类人通常手脚也是冰凉的,一吃凉的食物就会腹泻,总感觉不消化,四肢沉重乏力等,而且舌边有齿痕,舌苔白滑,这时候可以参考香砂养胃方来健脾胃。香砂养胃方由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陈皮、木香、砂仁、当归、肉桂、丁香等九味药组成。图片
其中,人参为补气之王,能大补元气,增强脾胃的功能;白术、茯苓为健脾除湿之品,能消除脾胃的湿邪,改善脾胃的运化;陈皮、木香、砂仁为理气和胃之品,能疏通脾胃的气机,缓解胃部的胀满;当归、肉桂、丁香为温中止痛之品,能温补脾胃的阳气,驱散寒邪,缓解胃部的疼痛。二、肾阳虚如果你经常感觉小腿发凉,晚上起夜频繁,还会出现腰膝酸软,身体疲惫乏力的情况,这种多是肾阳虚了。中医认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,如果肾阳不足,阳气的供应和驱动能力减弱,就无法抵御外界寒邪的侵袭。这时就要温补肾阳了。右归饮由熟地黄、肉桂、附子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枸杞子、当归、牛膝、川芎等九味药组成。图片
其中,熟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枸杞子为补肾益精之品,能滋养肾阴,增强肾的功能;肉桂、附子为温肾助阳之品,能温补肾阳,驱散寒邪,改善腰部的温度;当归、牛膝、川芎为活血通络之品,能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腰部的疼痛。三、肝气郁结肝主疏泄,藏血,主筋,开窍于目。如果肝气郁结,疏泄失常,腿部的气血运行就会受到阻碍,出现腿寒、腿麻、腿痛、腿抽筋等症状。肝气郁结还会影响情绪的调节,导致情绪低落、易怒、抑郁等症状。肝气郁结还会影响眼睛的功能,导致目眩、目赤、目涩等症状。中医认为寒邪侵入经脉,会导致经络气血阻滞,不能顺畅流通,造成瘀血的堆积,就会出现腿部冷痛,嘴唇颜色比较暗,头晕头痛的情况。这时候可以参考少腹逐瘀汤来温经活血,散寒止痛。少腹逐瘀汤由当归、蒲黄、五灵脂、赤芍、小茴香、延胡索、没药、川芎、肉桂、干姜组成。
图片
少腹逐瘀汤善于温经散寒,活血止痛,加强温阳、增强化瘀之效。
(特别说明:中医是一人一方,需要辨证配伍,划定用量。每个人病因不同,病程不同,用方用量都不同。需要专业医生辨证开方再服用。)
图片
图片
图片
日常如何调理
图片
图片
那么平时如何养护脾胃,避免脾胃虚寒的发生呢?1、注意保暖:多喝热水,夏天空调不宜过低,少穿露腰腹部的衣服。2、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:刚从冰箱拿出来的,以及冰饮、雪糕冰淇淋、生冷水果等等。3、多晒太阳:平时可以多晒晒后背,补充阳气。4、适度做运动:慢跑、瑜伽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等,运动微微出汗即可。5、积极调理:如果有食欲下降、倦怠无力,怕冷等症状的出现,就要及时采取措施,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用些药以及调整生活习惯,以免日久脾阳虚累及肾阳虚,形成脾肾阳虚,加重病情。图片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中医脾胃专家林凯玲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