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营养知识 不同致病菌脑脓肿的影像诊断
发布日期:2025-04-03 15:32 点击次数:175图片
图一脑脓肿365站群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图片
图二腺癌脑转移脑脓肿的发展历程
1752年,法国外科医生MorandSF首次成功实施颞筛脑脓肿手术1893年,MacewenW在其著作中提出引流治疗脑脓;1918年,Warrington WB研究了病原学因素;1924年,King提出造瘘术;1926年,Dandy提出吸引术;1928年,Sargent提出摘除包膜形成的脑脓肿;1936年,Vincent普及了完整切除术;1971年,Heineman首次报道内科治疗成功病例
局灶性脑炎发展后形成脓腔,并有包膜包绕。发达国家脑脓肿占颅内占位性病变1%,发展中国家为8%。近年来,随着免疫缺陷患者增多,脑脓肿发病率逐渐上升,约50%无临床症状,即使有,多数无特异性,临床诊断困难进一步认识脑脓肿影像学表现,早诊断、早治疗,改善预后。
脑脓肿的感染途径有四种:
1直接扩散:鼻窦、乳突、颅骨骨髓炎,常见(45%-50%);
2血行播散:25%-35%,近年来发病率增高。
3外伤、术后:10%;
4隐源性:10%-20%
引起血行播散的危险因素:1右向左分流(先天畸形,多见于儿童),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及肺动静脉畸形/瘘;2细菌性心内膜炎;3肺部感染:肺脓肿、脓胸、支气管扩张并感染4牙源性脓肿5败血症.
脑脓肿的常见致病菌有
1链球菌:占60%-70%
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:神外术后
3混合性:多种
4.还有部分患者未能培养出病原菌(通常为治疗后,或培养不当。如厌氧菌)
5.免疫缺陷患者
影像学表现
典型CT表现:脑内各部均可发病,以额、颞叶多见内部低密度,包膜呈等或稍高密度环形强化,环薄、光整、有张力,周围低密度血管源性脑水肿、室管膜炎、脑积水。CT诊断脑脓肿灵敏度高、特异度低
图片
图片
典型MR表现:
T1WI:内部低信号(高于脑脊液)壁呈等或稍高信号灶周低信号血管源性脑水肿;T2WI:内部高信号(低于脑脊液)壁呈等至低信号不等(顺磁性自由基)灶周高信号血管源性脑水肿;
T1增强:环形强化,壁薄(2-7mm)、光整、有张力(约30%环外侧较内侧厚)室管膜炎(破入脑室系统),脑积水
图片
右顶叶细菌性脑脓肿图片
右顶叶细菌性脑脓肿图片
左额叶细菌性脑脓肿图片
右颞枕叶交界区细菌性脑脓肿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典型DWI表现
DWI上呈高信号
ADC图上呈低信号(多低于0.7x10-3mm/s)
高粘稠性,脓腔含蛋白、炎性细胞、坏死残骸
水分子绑定于羧基、羟基、大分子氨基酸群
细胞数密集
可与多数环形强化病变(肿瘤、非肿瘤性)相鉴别
不同种类病原菌脑脓肿的鉴别困难
图片
图片
图片
脑脓肿(细菌性)图片
图片
图片
真菌性脑脓肿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典型MRS
不显示峰:NAA、Cho、PCr/Cr
可显示峰:AAs(0.9ppm,多种氨基酸,如,氨酸、亮氨酸、异亮氨酸)Ace(1.91ppm,乙酸)Suc(2.4ppm,琥珀酸)Ala(1.4ppm,丙氨酸)Lac(1.3ppm)Lip(0.8-1.3ppm)
图片
典型MRS
图片
AAs:氨基酸峰,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水解蛋白质而形成,见于
80%以上细菌性脓肿
Ac(乙酸)、Suc(琥珀酸):无氧糖酵解,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感染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MRS应用
脓肿腔内T2WI呈高信号,T2弛豫时间长,建议采用长TE(135270ms)MRS
若用单体素,必须有一个取样框在脓肿腔内,或再做一个多体素MRS
脓肿腔内不应该出现NNA、Cho、Cr峰,若出现,需谨慎分析
对谱线的解读,必须了解病程(抗生素治疗与否和疗程)
细菌性脑脓肿中,需氧菌不出现Ac和Suc,厌氧菌及少数兼性厌氧菌可出现
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脓肿,一般只显示Lip/Lac峰(解释结果需谨慎)
结核性脑脓肿,一般只出现Lip、或Lip+Lac峰;
真菌性脑脓肿,MRS无特异性,但在3.6-3.8ppm处会出现一些峰
小 结
脑脓肿典型表现为薄壁环形强化、弥散受限
临床上需同其他环形强化病变鉴别
在运用DWI与肿瘤性病变鉴别同时,应重视MRS的运用不同病原菌所致脓肿的鉴别,采用MRS效果好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